刘备在当阳战败后,带领残余军队退至夏口,与刘琦会合。与此同时,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进行谈判,商讨联合抗击曹操的事宜。在与孙权的交涉之中,诸葛亮指出刘备手下的残军加上关羽的水军,共计超过一万名士兵,再加上刘琦手下的也有一万多人,整体兵力超过两万。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阪之战中遭受挫折,但依然有关羽的精锐水军和刘琦的江夏部队,一个团体的士兵数量也不容小觑。
一般情况下,谈判时各方往往会强调自己的优势,甚至夸大战力。刘备在与曹操水火不容的情况下,此时正急需孙权的支持,诸葛亮为了更有效地说服孙权,不排除说明刘备兵力时有所夸大的可能。然而,根据各种史料来看,诸葛亮即使有意略作夸大,也不会相差太多。
在战败逃离樊城时,刘备亲自率领陆军经由襄阳向江陵进发,并指派关羽率领数百艘战船的水军通过水路急行。关羽既然拥有数百艘战船,那水手和战士的总人数也至少有几千,显然水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然而,当刘备在当阳败退时,身边确实仅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名亲信,直到他逃至汉津同关羽汇合,才顺利地前往夏口。值得注意的是,曹操的追兵只有约五千人,刘备的其他部队并不是被完全击溃或被俘,而是许多士兵在战斗中只是被分散开来。刘备一直以仁义闻名,深得民心,这些失散的士兵后续很可能会陆续回到刘备的麾下。因此,刘备的残军总人数显然不会局限于几十人。
至于刘琦的部队,实际数字相对准确。他担任江夏太守一职,而江夏又是荆州防备江东的主要防线。由于荆州与江东之间存在着历史恩怨,驻军一万多人是个相对合理的预计。这一情况在《三国志·先主传》中也有相关记载,提到刘琦麾下有“万馀人”,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因此,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手中至少拥有一万多名士兵,即便诸葛亮有所夸大,幅度也不会太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