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由此可见,声音靠后还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加以改善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从根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 做好声挂前腭
作为口腔共鸣中非常重要的内感点,要想让声音更加明亮,减少闷暗、靠后的话,掌握声挂前腭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a”音延长来练习声挂前腭。先放松后口腔,保持“通道”的通畅,然后发“a”的音,让声音像抛物线一样,沿着上腭送到硬腭前部。
在这个动作熟练后,可以借助单字向远方呼喊:
妈————
哈————
啦————
吃——了——吗——
在发声的过程中去体会声音发出的路线和打在硬腭前时感受。
(图片源自网络)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些拟声词去找发音像子弹一样从嘴巴里喷射出去的那种感觉,从而让声音更加的饱满集中,富有穿透力。
吧哒哒 滴溜溜 噼啪啪
当啷啷 刷啦啦 嘻哩哩
2. 学会调整共鸣
解决发声靠后的根本在于要改变口腔共鸣的位置。而改变口腔共鸣位置的核心方法就是要让气息在发出时冲击到口腔硬腭的前端,进而产生靠前的共鸣。但实际上,很多汉字的声母和韵母发音就是靠后。所以说,想要在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改变共鸣位置的话,就需要通过“以前带后,后音前发”的方法来用舌位偏前的音带动着发舌位靠后的音,让发音部位适当往前移。
比如说在“你好”这个词中,“你”的发音位置相对偏前,而“好”的发音位置会偏后些。那么,在练习的时候,就要用第一个音节的发音感觉去带动第二个音节的发音,使第二个音节的发音位置适当前移。
(图片源自网络)
以下词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练习,来实现我们调整共鸣的目的:
倜傥 笔触 煎熬 半途
失望 义务 悲歌 提高
体测 泥土 林木 时空
3. 控制唇舌用力
如果想声音集中明亮,那么咬字器官就必须要集中力量才行。它主要表现在唇和舌上,也就是只要我们能把唇舌的弹性练出来,就能调动发声器官的积极性了。
我们可以在咬字时把力量集中在舌的中纵线上,并在发声时取“收势”,收拢上挺,从而保证舌头在咬字过程中富有弹性,集中舌头力量。而唇部作为发声的最后一道关口,它的力量要集中到嘴唇中央的三分之一处,发声时让双唇紧紧贴住牙齿;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双唇松弛形成唇齿间的“缝”而造成的气流散乱了。
在能控制好唇舌发这种巧力之后,口腔前部的力量就会有所加强,“出字”会变得更加有利,口腔前、后的力量也更为平衡,便于很好的把声音送出去。
(图片源自网络)
简而言之,虽然发声靠后是一种声音误区,但也并非无可救药。只要按照上述的正确方法加以练习,并对过往的错误予以纠正,那好听的声音势必“手到擒来”!
END
源于喉舌/❤/发自肺腑
让我们共同感受声音的魅力
新浪微博:九方名座
喜马拉雅FM:9频道
抖音号:JFMZ2015
投稿邮箱:mkt@jiufangmz.com
配音合作:sstianyi(微信)
培训咨询:jiufangmz(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