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蛀牙)的成因是什麼?
造成齲齒的要素有四:細菌、食物、宿主(牙齒)和時間。人體口腔內的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細菌,利用醣類發酵做為營養來源,主要的致病菌轉糖鏈球菌大量繁殖,經新陳代謝後產生酸性物質的副產物,長時間與牙齒接觸會破壞牙齒表面的牙釉質,使牙齒產生脫鈣及侵蝕的現象,造成所謂的蛀牙。依蛀牙的深淺程度,患者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初期為琺瑯質受到腐蝕,當齲洞擴大至牙本質時,患者會對冷、熱食物與甜、酸飲食敏感,持續惡化蔓延到牙髓組織後,患者會產生難耐的劇痛。
以兒童來說,攝取糖分過高的飲料與糖果、餅乾等易沾黏牙齒的食物,是造成學童蛀牙的主因。另外,口腔衛生習慣不良,如:吃完食物後未立即清潔牙齒、睡前沒有刷牙、沒有徹底清潔牙齒上的食物殘渣、齒列參差不齊等,都是誘發蛀牙的原因。
其他影響蛀牙發生率的因素還包括:唾液的PH值、黏度、抗菌性。除了細菌生酸導致蛀牙外,母親懷孕時營養不足、受到藥物影響或疾病感染等,也可能影響胎兒的牙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