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贵州省贵阳市农业农村局消息,2023年上半年,贵阳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额205.3亿元,实现创汇8851万元、上缴税金7.12亿元,其中,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实现创汇8300万元、上缴税金2.69亿元,均排名首位。
这也意味着,在其创始人陶华碧重新出山的第4个年头,老干妈的业绩再一次逆风翻盘。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老干妈始终是中国民营企业里一个特别的存在。
奉行“不集资、不上市、不贷款”的原则,几乎不打广告的老干妈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成为占据五分之一辣椒酱市场份额的品牌,并且让“老干妈”成为一种辣酱风味的代名词。
2
大区域经销商
打造强大铺货能力
此前,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有数据显示,老干妈已占中国辣椒酱市场的20.50%,其余八成辣椒酱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0%。
在产品之外,老干妈对价格带的掌控和渠道的强势成为其获取市场的关键。
它的豆豉辣酱、油制辣椒等一众产品单价始终保持在8-15元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干妈几乎就是行业价格基准线——比它便宜的品牌赚不到钱,而比它贵的又难以打开市场。
与此同时,和传统快消品的打法不同,老干妈只选择大区域经销商,并负责物流运输。区域经销商为了达到销售目的,就必须进行二批的开发布局,逐渐形成了遍布各大区域的经销网络。
于是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农村乡镇的超市、便利店以及菜市场,随处可见老干妈的产品。这与其强大的铺货能力有关,并且主场优势在线下渠道。
对经销商们而言,老干妈的利润空间并不高。但强势的铺货能力让老干妈很早就占领市场,把产品变成了硬通货,相对稳定出货的情况也保障了经销商们的利润稳定。
不过随着2021年以来海天味业、金龙鱼、恒顺醋业等调味品和粮油企业纷纷涨价,一向价格稳定的老干妈也坐不住了。
2022年2月,老干妈对经销商发布的一份调价公函显示,从2022年3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进行重新调整。据了解,涨价幅度大约为每瓶1-2元,每件货的涨幅在20-30元。
老干妈在调价函中称,调价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费等每年都成上涨之势,对公司的部分产品生产及备货造成了严重影响。
3
老干妈大单品依旧“抗打”
近年来,为了避开与老干妈的线下渠道交锋,不少辣酱新消费品牌往往采用电商+营销的打法,并在产品、渠道、品牌与场景上做出差异化。比如瞄准年轻人依赖的外卖渠道,做小包装、便携并且口味丰富的产品以切入市场。
但老干妈在包装上都没有变化,以及在品牌形象上也足够低调,但依旧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新的消费环境与竞争格局下保持大单品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多年来老干妈也并没有放弃提升品质的投入,不仅每年坚持投入1000万元用于市场调研和新品研发,还斥资4000万元换瓶盖,其采用的TPE材质盖垫,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老干妈来讲,也不太可能做到对当前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年轻化”趋势视而不见。毕竟,老干妈不可能一直依赖原来的消费群体,仍然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年轻人群来维持市场份额和业绩增长。
近年来,老干妈也在积极布局年轻人市场,除了主营产品风味豆豉,也推出了糟辣椒火锅底料、番茄辣酱、香菇辣椒酱等多个新品种,例如番茄辣酱,辣味中带点番茄酸,风味独特,而且颜值颇高,尤其能够激发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欲。
避免错过推送
星标🌟“粮油调味营销”
接收最新最热推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