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些情况?
促销叠加了Coupon、LD、社交媒体折扣,结果最后一算,利润几乎没了;
系统默认是按原价折扣,但你没注意,结果促销一套组合下来直接亏本;
搞了个大促,库存卖完了,老板却发现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这不是个别卖家的经历,而是大量亚马逊卖家在日常运营中反复踩的坑!
为了帮大家避免踩雷,本文详细讲解亚马逊常见折扣叠加逻辑,配合“折后价计算器”的用法,手把手教你算清楚促销后的实际到手价。
一、先搞清楚折扣是“以谁为准”来算的?
在做任何促销前,第一步就是判断你后续的折扣,是基于“原价”还是“活动价”来算的。
以下这两种情况,折扣是基于“商品原价”计算:
商品没有参加任何促销活动计算公式:原价 ×(1 - 折扣)
商品只参加了LD限时秒杀LD价格 - 原价 × 折扣(注意是原价!不是LD价!)
举例:
商品原价=$30,未参加促销,Coupon为5% 折后价 = 30 - 30×5% = $28.5
商品原价=$30,参加LD,LD价$25,Coupon为5% 折后价 = 25 - 30×5% = $23.5
以下三种活动,则是基于“促销价”来继续打折的(属于折上折):
7天促销
奥特莱斯
Prime专享折扣
计算公式为:促销价 ×(1 - 折扣)
举例:商品原价=$30,参加7天促销,促销价=$20,Coupon=5% → 折后价 = 20 - 20×5% = $19
二、叠加折扣的组合怎么计算?
在亚马逊,卖家最常使用的三个折扣类型是:
Coupon(优惠券)
社交媒体折扣
购买折扣(Promotion)
我们来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叠加规则”。
第一步:先看 Promotion 的设置组合
购买折扣设置有三种:“一次性”,“无限制”,“无” → 买家无需输入折扣码即可享受优惠
叠加逻辑如下:
购买折扣设置为“无”:社交媒体折扣 + 购买折扣 可叠加
设置为“一次性”或“无限制”:只取社交折扣或购买折扣中较大的一个,不叠加
原价$30,社交10%,购买5%(设置为“无”) → 折扣15%,折后价 = $25.5
原价$30,社交10%,购买5%(设置为“一次性”) → 折扣取最大值10%,折后价 = $27
第二步:Coupon 是否参与叠加?
Coupon设置购买折扣设置最终折扣逻辑允许叠加一次性/无限制最大折扣 + Coupon允许叠加无所有折扣相加不允许叠加一次性/无限制三者中最大值不允许叠加无Coupon 和(社交+购买)的较大值举例:原价$30,社交10%、购买5%(设置为“无”),Coupon=6%
允许叠加:折扣=10%+5%+6%=21%,折后价=$23.7
不允许叠加:Coupon和15%相比,折扣=15%,折后价=$25.5
三、卖家设置建议(避坑必看)
总折扣控制在70%以内,设置购买数量为1-2,防止被批量扫单;
注意折扣之间的叠加逻辑,尤其是秒杀+Prime折扣的间接影响;
使用折后价计算器先跑一遍,再设置优惠,避免利润计算错误;
促销商品慎用“无代码”折扣+可叠加Coupon,这种组合最容易被撸单;
建议活动期间监控广告转化和ROI是否下滑,有异常及时调整折扣策略。
四、实战场景对照表(配合卖家精灵计算器使用更高效)
📌 情况1:原价$50,未参加活动
设置组合折扣折后价允许叠加 + 一次性5%+10%=15%$42.5允许叠加 + 无5%+10%+8%=23%$38.5不允许叠加 + 一次性max(5%,10%,8%)=10%$45不允许叠加 + 无max(5%,18%)=18%$41📌 情况2:LD价$42.5,原价$50,Coupon等基于原价计算
设置组合折扣折后价允许叠加 + 一次性15%$35允许叠加 + 无23%$31不允许叠加 + 一次性10%$37.5不允许叠加 + 无18%$33.5📌 情况3:促销价$40(7天促销),Coupon等基于促销价计算
设置组合折扣折后价允许叠加 + 一次性15%$34允许叠加 + 无23%$30.8不允许叠加 + 一次性10%$36不允许叠加 + 无18%$32.8最后总结:会算账的卖家,才能在促销中稳赚不赔
很多卖家做促销凭感觉,看到订单增长很开心,结果结算一看,利润早就没了,甚至倒贴。尤其在LD+Coupon+折扣叠加的组合里,稍微设置错一点,可能就是几十单的亏损。
建议每次做促销前,用“卖家精灵折后价计算器”把真实价格跑一遍,精准掌握每个组合下的最终成交价,提前把控利润底线。
你要记住:
卖家靠利润活下去,而不是靠出单。